Thursday, November 9, 2023

人物專訪- 紀文鳳女士(一)

 紀文鳳女士(一)

20231109

紀文鳳院士,GBSSBSJP

·        香港浸會大學榮譽院士(2023

·       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資深會員

·        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兼職講師(19741980

·        周大福慈善基金理事會成員(2012至今)

·        香港天籟敦煌樂團創辦人及榮譽團長(2018至今)

·        無止橋慈善基金發起人及名譽會長(2007至今)

·        協青社嘻哈學校榮譽顧問

·        垂誼樂社榮譽會長

·        團結香港基金顧問

·        聯合國兒童基金榮譽顧問

·        香港敦煌之友慈善基金董事

·       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 (鄭裕彤工商管理學院)亞洲顧問委員會成員(19972020

·        香港中文大學晨興書院院監會副主席(20062016

·        香港中文大學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(EMBA)諮詢委員會成員

·        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(20132018

·        香港大學榮譽院士(2008

·        香港公開大學(現易名為香港都會大學)名譽院士(2006

·        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 19951997

·        全國政協委員 20132018

·        雲南省政協委員(20032018

·        精信廣告公司創辦人兼主席(19921995

·        香港精英廣告公司創辦人、行政總裁及
主席(19781995

·        奧美廣告公司創意總監 19721974

·        香港廉政公署社區關係組高級推廣主任(19771978

·        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執行及非執行董事(20122020

·        白馬戶外媒體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(20002019

·        莎莎國際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(2000至今)

「當時我剛開設自己的廣告公司,早上七時許,辦公室每天都收到一枝花,並附帶小咭寫上Miss you等字句,但沒留下署名。如是者連續十六天。開初我沒頭緒由來,最後請求大廈看更透露送花人的模樣,看更笑說難以形容,因為每天來的人不同,有男又有女,不過看似是學生。」廣告界傳奇人物紀文鳳女士娓娓道來這個難忘的經歷,當年送花的是浸會的學生。紀女士曾在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教授廣告學課程六個年頭,自設公司後,學生們得知她有意提早放下教席,於是輪流送花懇求她繼續任教。當年的學生與紀女士的這份情誼,數十載不變,每年聖誕節或生日,紀女士都會收到來自浸會學生的祝福和禮物!

深切感受浸大人的濃情
在本年九月,紀女士獲浸大頒授榮譽大學院士,當年的學生親自到大學會堂道賀,當中包括倫潔瑩女士以及在背後策劃送花行動的區瑞強先生。師生的感情細水長流,原因之一就是紀女士當年任教時,與學生們亦師亦友。紀女士大學畢業不久,就憑一手策劃的維他奶廣告「點只汽水咁簡單」一炮而紅,獲當時傳理系系主任余也魯教授邀請她擔任兼職講師。「每次上完課,我也和同學傾下計,甚至出錢請他們吃飯。十多人一班,跟他們好好玩。」紀女士形容好欣賞浸大人的長情,而她本人也是一位念舊的人,第一間執教鞭的高等學府就是本校;為答謝知遇之恩,紀女士亦熱心支持余也魯傳理教育基金,成為了香港浸會大學基金的成員之一。

身經百戰    時刻鞭策自己
在廣告界,紀文鳳這個的名字無人不曉,她策劃和製作了不少經典廣告,包括「藍罐曲奇『兩梳蕉』」「為您做足一百分」等膾炙人口的廣告口號;她更是首位著書出版第一本中文廣告入行書,也是首位香港廣告人到台灣交流,並大膽播放了內地的得獎廣告片,更曾與廣告界同行共同創立傳理學校培訓廣告人才。紀女士獲獎無數,對業界影響深遠,現時不少知名廣告公司的骨幹成員都是她的學生或以前的下屬。她更縱橫於政商界,曾擔任全國政協委員、雲南省政協委員等,更獲金紫荊星章、銀紫荊星章,和多間大學頒授榮譽大學院士榮銜。

身經百戰的紀女士透露原來小時候曾有「舞台恐懼」(Stage Phobia),「六歲時上台表演跳舞,怎料突然眼前一黑,暈倒台上。因此,現在我若要演講,我也會手執一份演講辭,不會臨場爆肚,恐防突然腦海一片空白。」率直真誠的紀女士還笑言當初接任浸會的教席,也有其私心:「第一,教學相長,教書可以充實自己,自己入行前並非修讀廣告出身,給自己在學術上更多浸淫的機會;第二,做老師可以練下膽量,對着一班年紀比自己稍輕的人講話,增強說話的自信。」

追求真善美  關懷教育發展
紀女士從小的志願是當老師。「我份人言而有信,講承諾,對自己曾講過的志願都想兌現,所以當浸會邀請我去教書,我好樂意去做。」紀女士之後在廣告界大展拳腳,不論香港或國內的廣告公司都有其足跡,同時,亦獲其他高等院校邀請她執教,並曾加入多間大專院校的校董會,藉此幫助香港及內地教育的發展。

「內地學生很努力,他們珍惜學習機會,上課時十分進取積極,會主動發問,就如佛里曼(Thomas Friedman)一書指《The World is Flat》(地球是平的),They are hungry for success. 」她很擔心香港下一代,希望香港的年輕人加把勁,珍惜毎一個學習機會。「我覺得香港教育可能出現了些問題。教育應是一種生活經驗,學好做好家教禮儀。」

紀女士的信念是「人性本善」,她的想法跟傳理學院的院訓「唯真為善」有異曲同工之妙,做人做事力求真善美。對於大學生的寄語,她希望他們懂得惜福、謙卑、感恩、飲水思源,「社會對大學生的投資,不應視作理所當然;正如在事業上遇到提攜過的人,我也會心存感激。」「縱使千里馬始終也需要有伯樂的扶持,我認為年青人事業穩定後,也應該要回饋社會。」因此,由紀女士私人成立的獎學金,就有薪火相傳的元素,她希望受助人承諾日後事業有成,也會捐助獎學金,「讓這份善行能越滾越大,有所傳承,這就是對捐款人的最大回報。」

善心就是美
廣告講求包裝,紀女士笑言廣告可能也有隱惡揚善的問題,「但廣告對社會也有其貢獻。」「人始終愛美,學會欣賞美也會帶來快樂,公關廣告算是能刺激這種感覺吧。不過,今時今日過度的包裝,當然我是不支持。例如月餅盒過分包裝,就十分浪費。」她時常鼓勵年青人參與慈善,「我告訴年青人,行善多了,人都會變美。看看鏡子你就會相信了,這也是所謂的『相由心生』 ,行善令人心懷感恩,可以培養對別人的同理心。」

把握時間貢獻社會
若對紀女士有所認識的人,都知道她做事認真、投入,從事廣告為求完美,時常通宵達旦,「挨慣做慣了」。紀女士這種全情投入的態度,也跟她的經歷有關,「四歲時患了重病幾乎死亡,六歲學會了『死』這個字。經常問母親,人死後究竟會去哪裡?」因此,她自小珍惜光陰,獻身各項工作上。「當我在廣告界工作了25年,在1994年,我又有一次患末期癌症的虛驚,令她再次近距離面對死亡,我體會到廣告幫不了有需要的人,於是自此之後的歲月,我就全身投入慈善和公益事業。」

「我慶幸事業階段建立在香港起飛的黃金年代,香港賦予我很多機會,我好感恩,亦好希望竭盡所能,為香港為國家做更多好事,令香港繼續繁榮安定。」至於紀女士如何開展其第二個事業——公益慈善,下一期焦點人物繼續跟大家分享。

原文刊載: https://foundation.hkbu.edu.hk/zh/node/13636

Tasks involved: Interview, Feature story Write-up,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. Translation.
Targeting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, UAO members and general public 

Copyright © Freelancers - Talent Cloud
 All Rights Reserved.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